近期,湖北掀起学习“三大精神”热潮,特别是对外发布了“三大精神”主题红色资源推介名录,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湖北红色历史与伟大精神的窗口。这份名录,是对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的具象呈现,更是对湖北这片土地上无数英雄事迹与奋斗历程的铭记与传承。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也寄托着对未来的期望,让我深受触动,感悟良多。
大别山精神,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别山地区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革命精神。“坚守信念、紧跟党走,顾全大局、团结奋斗,勇当前锋、不胜不休”,这不仅是简单的口号,更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践行的信仰。从黄麻起义到鄂豫皖苏区的斗争,从革命先辈们简陋的武器装备到他们坚定的眼神,我仿佛看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他们怀揣着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不畏强敌,前赴后继。正是这种精神,铸就了革命的星星之火,最终形成燎原之势,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它让我深刻认识到,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与挑战,只要我们坚守信念,团结一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艰难险阻。
抗洪精神,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的精神体现。当看到簰洲湾 98 抗洪纪念馆中解放军战士筑堤抢险的群雕,发黄的报纸、斑驳的橡皮艇、锈蚀的水壶等展品时,那段惊心动魄的抗洪岁月仿佛就在眼前。在洪水肆虐的危急时刻,人民子弟兵、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团结一心,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日夜奋战在抗洪一线,用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种精神,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让我明白,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勇敢无畏,顽强拼搏,只要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灾害。
抗疫精神,是“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精神。在湖北省档案馆抗疫档案文献展藏中心,10万余件实物、影像资料生动再现了湖北抗疫的艰难历程。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毅然按下“暂停键”,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疫。医护人员舍生忘死,逆行而上;志愿者们无私奉献,奔走在大街小巷;普通百姓居家隔离,默默支持抗疫工作。大家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与担当。这段历史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命至上是我们始终坚守的理念,举国同心、命运与共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尊重科学是我们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这“三大精神”虽然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它们一脉相承,一以贯之,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们蕴含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甘于奉献的为民情怀、勠力同心的团结协作以及不屈不挠的奋斗意志。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我们应当从这些精神中汲取力量,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学习中,我们要发扬不畏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要秉持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态度,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 “三大精神”。
“三大精神”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激励。它让我们铭记过去的奋斗与牺牲,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相信在“三大精神”的指引下,湖北必将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砥砺前行,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我们也将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来源:武昌区工委 撰稿:王海红 责任编辑: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