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省文联的干部和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我的主要工作是加深党和广大摄影家、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的血肉联系,通过本次弘扬“三大精神”的学习活动,深刻认识到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对凝聚民族力量、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大别山精神是大别山地区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革命精神。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把握大别山精神的丰富内涵,传承弘扬好大别山精神,有助于我们赓续红色基因,汲取精神伟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继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今年我们陆续组织一大批摄影家走进随州九口堰革命旧址进行学习采风,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宣传革命历史。九口堰是新四军第五师抗战时期的重要根据地,是鄂豫皖边区的政治军事中心和大别山精神的重要孕育地之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无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上,摄影家们怀着崇敬之心,用相机记录下革命旧址的风貌与细节。他们穿行在第五师司令部、李先念师长旧居等历史建筑间,细致观察当年使用过的文件、油印机等珍贵文物,感受烽火岁月的艰辛与革命先辈的信念。在采风过程中,摄影家们不避酷暑,专注投入创作。他们或仔细构图,捕捉历史建筑在自然光影下的庄重;或俯身寻找角度,记录历经风雨的斑驳印记,力求通过镜头,深刻理解并展现这片热土上所承载的坚贞忠诚、勇挑重担、胸怀大局的大别山精神内涵。
抗洪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镌刻着党和人民在与洪水殊死搏斗中的历史印记,彰显着崇高的价值追求。它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力量。在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2020年武汉防汛等重大抗洪抢险自然事件里,众多优秀摄影家挺身而出,奔赴抗洪抢险的最前线。他们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的摄影技艺,通过视觉叙事的多元呈现,以直观且生动的具象化方式,记录下在党中央的坚强有力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并肩作战的感人场景。
在当下大力弘扬和传承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的时代背景下,抗洪精神借助摄影作品独特的新闻纪实性、即时传播性以及强烈的视觉感染力,构建起了抗洪精神的“视觉基因库”,进一步强化了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力推动了社会治理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
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呈现。本着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宗旨,无数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奋不顾身,处处体现着“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一核心理念,是伟大建党精神在新时代谱写的新华章。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突袭武汉,疫情来势汹汹。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武汉和湖北开启一场全民抗疫的大战。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有全国人民倾情相助,湖北人民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又惊心动魄的历史大考,并大获全胜。
在这场世所罕见的疫情中,摄影人没有缺席。他们不惧危险,克服万难,深入一线为历史留影,我们为此举办“相约春天”抗疫摄影展,为全人类再现了武汉封城76天的时间里,湖北和武汉发生的一幕幕战疫故事——从医院到社区,从医务工作者到志愿者,从封闭管控到复工复产复商复学,从严冬寒雪到春暖花开,一个个场景,无数细节还原出一段不可磨灭的中国战“疫”记忆。展览分封城、救治、重启、相约四个版块。此次我们将展览搬到户外,希望通过汉街向世界传递一个声音:湖北和武汉在全国人民的援手下,已经走出疫情,昂首启航。这是向英雄致敬的礼赞,是映射人性光辉的镜子,更是影像在中国乃至人类战胜灾难史上铭刻的一份不可磨灭的集体记忆。
纵观三大精神,其核心特质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三大精神之所以能够形成,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富有先进性、革命性、组织性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围绕革命目标与革命方向对革命阶级、革命队伍、革命根据地实行了全面的领导,保证了中华民族正确的革命方向。大别山精神的伟大,着重体现在“28年红旗不倒、22年武装斗争不断”的革命传奇,党富有革命性的领导是塑造这一传奇的关键。党中央号令四面、组织八方,举国上下全力以赴、众志成城,汇聚起战胜洪灾疫情的强大合力。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的伟大,着重体现在战胜重大自然灾害和严重疫情的历程之极不平凡。党富有先进性和组织性的领导是塑造这一极不平凡的关键。
中国民主促进会作为民主党派之一,我们始终以党为师,始终与党紧密连接,不断强化政治认同,用行动践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让三大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凝聚起更强劲、更高昂、更饱满的精神能量。
(来源:江岸区工委 撰稿:李一凡 责任编辑: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