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救国有我到强国有我

发布时间:2025-08-06 浏览次数: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我们锚定湖北发展的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在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中开拓前行指明了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当用心感悟“三大精神”不同内涵,在知往鉴今、抚今望远中拓宽逐梦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神航道,唱响“强国有我”最强音。
   在最直白的文字中汲取信仰力量,挺立忠诚脊梁。“山岩石洞是我床,树皮野菜是我粮。任你敌人多猖狂,红旗不倒志如钢。”“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要坚持到底,绝不让大革命的红旗在我们手中倒下。”“一颗红心拿不去,头断血流不投降。”大别山军民坚定不移跟党走,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白色恐怖和极其困难的环境条件下坚持革命斗争,不仅主力部队在根据地时能够开辟新局面,而且在主力部队转战其他地区后,面对敌人的屠杀政策,仍有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守大别山,开展游击战争,以悲壮牺牲造就苦难辉煌。重温那段“不胜不休”的烽火岁月,革命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的壮烈场景从鲜活的文字中走出来,让我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战场,感悟共产党人、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不仅要时刻铭记英烈,更要大力弘扬抗战歌曲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将红色基因真正融入血脉、刻进骨子,时刻绷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切实扛起“为国尽忠、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主动将自己的价值追求、人生目标等“小我”毫无保留地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壮阔“大我”之中,在知行合一、学思践悟中“勇当先锋”。
   在最壮丽的史诗中汲取拼搏力量,锻造担当肩膀。回望1998年初夏,连降暴雨,长江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东北的嫩江、松花江也发生超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百万军民万众一心,舍生忘死上江堤,与洪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用血肉之躯构筑起一道保卫家园、保卫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牢固堤防,谱写了一首抗击洪水的壮丽史诗。“誓与大堤共存亡”,洪水的肆虐不因山河远近而阻隔,不因地势凶险而停滞,不因救援艰辛而减弱。面对一次高过一次的水位警戒线,抗洪的斗志一浪高过一浪,军民一心,迎难而上。新时代的征程上,暴雨洪水的考验反反复复,而抗洪精神没有因为时间流逝而褪色,我们青年干部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既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将抗洪精神融入血脉、化为基因,向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亮剑”,在“兑现‘如我在诉’、‘如我在执’”的庄严承诺上冲锋在前、主动作为,以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政法铁军的昂扬姿态,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在最深情的故事中汲取奉献力量,涵养为民初心。以生命为名,“九省通衢”毅然“暂停”,身处武汉的我,亲身经历了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身患渐冻症的院长张定宇坚守抗疫最前线,连续奋战30余天;火神山医院护士吴亚玲,在得知母亲突发疾病在老家去世的消息,仅仅三鞠躬后又毅然继续她的工作;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疫情再次肆虐之际,在公众面前提醒大家“不要前往武汉”,然而自己却选择逆行,奔赴抗疫前线……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之所以伟大,因为它是战风斗雨凝结而成的,是无数人攻坚克难沉淀而来的。当一个人拥有了这样的精神,必将信心满怀、步履坚定;当一个国家拥有了这样的精神,必将众志成城、战无不胜。
   当此全面深化改革滚石上山、爬坡过坎之际,我们需坚定“武汉必胜、湖北必胜、中国必胜”的斗志,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加快推进“三大战略”任务,把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把“支点建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奋楫笃行、共臻新程。

(来源:新洲区工委   撰稿:袁欢    责任编辑:周鑫)
武汉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武汉市委员会   www.whmj.org 2004-2021  V3.0 版权所有.
地址(ADD):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3号  电话(TEL):027-8558 8286 传真(FAX):027-8558 8221 
E-MAIL:mjwhswxcb@126.com   备案号:鄂ICP备05003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