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三大精神”,践行教育初心

发布时间:2025-08-01 浏览次数:

近日,民进武汉市委会组织开展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学习活动,让我深受触动。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深刻体会到“三大精神”不仅是历史的沉淀,更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精神指引。它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对“三大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从中汲取了奋进的力量。  
   一、传承“大别山精神”,坚守教育信仰
   大别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军民坚定信念、不畏牺牲,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精神对教育工作者的启示尤为深刻。  
   1.坚定教育信念,做学生的引路人
   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日常教学中,我注重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通过语文学科教学,让学生了解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例如,在讲授《红岩》《长征》等课文时,我会结合大别山革命故事,让学生感受信仰的力量,激励他们珍惜当下、奋发图强。  
   2.勇于创新,推动教学改革
   “大别山精神”强调“勇当前锋”,这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积极探索“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新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班会课上,我组织学生模拟“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场景,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深刻理解革命精神,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弘扬“抗洪精神”,锤炼责任担当
   1998年,武汉人民在抗击特大洪水中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武汉的城市记忆,更是我们面对困难时的精神支柱。  
   1.立足岗位,守护学生成长
   教育工作如同抗洪抢险,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高中阶段,学生面临学业压力、心理困惑等多重挑战,作为教师,我们要像抗洪战士一样,坚守岗位,守护他们的成长。我坚持“全员育人”理念,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例如,在高三备考阶段,我定期与学生谈心,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树立信心。  
   2. 团结协作,共促教育发展
   “抗洪精神”强调团结协作,教育工作同样需要团队力量。在教研组工作中,我积极与同事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探讨高效课堂模式。例如,我们成立了“学科互助小组”,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这种团队精神让我们的教育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三、践行“抗疫精神”,彰显师者大爱
   2020年,武汉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现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作为武汉的一名教师,我亲身经历了这场战役,深刻体会到教育工作者在特殊时期的责任与担当。  
   1.坚守“云端课堂”,保障教学不停步
   疫情期间,我迅速适应线上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直播授课、在线答疑。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我精心设计课件,增加互动环节,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尽管面临技术挑战,但我和同事们迎难而上,确保“停课不停学”。  
   2.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传递温暖力量
   疫情期间,部分学生因长期居家产生焦虑情绪。我通过线上班会、一对一沟通等方式,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例如,我组织“抗疫故事分享会”,邀请参与抗疫的家长讲述亲身经历,让学生感受人间大爱,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立足本职,让“三大精神”在教育中焕发新光彩
   “三大精神”虽然诞生于不同历史时期,但都蕴含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作为高中教师,我要将这种精神融入日常教育工作:  
   1.做信仰坚定的教育者——以“大别山精神”为指引,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2.做勇于担当的守护者——以“抗洪精神”为动力,在教育教学中迎难而上。  
   3.做心怀大爱的奉献者——以“抗疫精神”为榜样,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教育是国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三大精神”为指引,坚守教育初心,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蔡甸区工委   撰稿:颜嫚    责任编辑:周鑫)
武汉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武汉市委员会   www.whmj.org 2004-2021  V3.0 版权所有.
地址(ADD):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3号  电话(TEL):027-8558 8286 传真(FAX):027-8558 8221 
E-MAIL:mjwhswxcb@126.com   备案号:鄂ICP备05003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