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三大精神” 浅探践行路径

发布时间:2025-07-31 浏览次数:

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承载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记忆,也蕴含着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通过学习“三大精神”,我深刻认识到这些精神财富既是历史的沉淀,也是未来的指引,不仅是理论的结晶,更是实践的纲领。

深刻领会“三大精神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
   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大别山精神,是革命斗争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别山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前仆后继,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其核心内涵“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体现了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坚贞不屈和忠诚担当。在新时代,大别山精神依然焕发着强大生命力,武汉中学、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等红色遗址,都成为弘扬大别山精神的鲜活教材。这些红色资源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正在以更生动的方式“活”起来,成为激励人们奋进新征程的力量源泉。
   诞生于199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击特大洪水伟大斗争中的抗洪精神,其核心内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武汉龙王庙闸口的16位党员写下“生死牌”,立下与大堤共存亡的铮铮誓言,成为抗洪精神的生动象征。新征程上,抗洪精神已延伸到共抓长江大保护、推动江河绿色发展、统筹江河发展与安全等更广阔的领域,升华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更高精神追求。
   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的抗疫精神,其核心内涵被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抗疫精神是我国由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由追赶复制转向创新引领、由传统现代化转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转换时段的新精神表达,担负着承上启下、开拓引领的时代重任。
   “三大精神”虽然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但都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范;虽然各具特色,但都蕴含着相通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追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三大精神”形成的政治前提。大别山能够保持28年红旗不倒,抗洪抗疫能够取得最终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三大精神”得以形成的组织基础。在大别山革命斗争中,共产党员总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在抗洪抢险中,“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排桩”成为最响亮的口号;在抗疫一线,“我是党员我先上”的鲜红请战书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人民至上是“三大精神”的价值底色,人民主体地位是“三大精神”最鲜明的价值取向。大别山时期,通过土地革命满足农民诉求,建立起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抗洪斗争中,“誓与大堤共存亡”的干部誓言彰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抗疫过程中,“一个都不放弃”的生命救援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浅谈个人践行路径与岗位建功
   强化理论武装是践行“三大精神”的思想基础。作为一名生态环境工作者,我将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远意义,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通过参加“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网络培训班”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勇于担当作为是弘扬“三大精神”的实践要求。荆楚网评论指出,在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尤需年轻干部传承“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要在“支点建设”的主战场锤炼“啃硬骨头”的担当,在基层治理的第一线磨砺“绣花功夫”的韧劲……作为生态环境工作者,我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加强学习研究,提升专业能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工作;同时,保持战略定力,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洞察力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坚持人民至上是践行“三大精神”的根本宗旨。践行“三大精神”,必须牢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真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群众满意”这四个字不是虚的。它体现在我经手的每一项任务整改是否既达到整改目标又真正为群众解决了身边的烦心事。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生态环境质量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生态环境工作的主要矛盾,在处理每一项具体矛盾的过程中,力争为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幸福感贡献绵薄之力。

(来源:江夏区工委   撰稿:杨洁    责任编辑:周鑫)
武汉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武汉市委员会   www.whmj.org 2004-2021  V3.0 版权所有.
地址(ADD):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3号  电话(TEL):027-8558 8286 传真(FAX):027-8558 8221 
E-MAIL:mjwhswxcb@126.com   备案号:鄂ICP备05003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