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三大精神,以声乐艺术筑牢时代担当

发布时间:2025-07-31 浏览次数:

在深入学习“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的过程中,我作为一名身处英雄城市武汉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与洗礼。“三大精神”,并非尘封于历史书卷中的冰冷字句,它们是奔涌于我们脚下这片热土的滚烫血脉,是激励我们在平凡岗位上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引擎。作为武汉对画艺术培训学院的主理人,2025年4月作品《百年》在全国第二届“百花杯”声乐公开大赛中荣获“金奖”。2025年5月作品《故乡的目光》在“金孔雀杯”全国中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我深感责任重大,更觉使命光荣——如何将这份磅礴的精神力量融入声乐艺术实践,以艺术之光点亮初心、以声乐担当责任,是我们必须深思并践行的课题。
   一、坚守如磐信念,以声乐艺术就精神高地
   大别山精神中那“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十六字箴言,于我而言,是艺术教育者必须镌刻于心的精神坐标。艺术创作与教育,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独舞,其根脉必须深植于时代土壤与人民需求之中。身处武汉,这座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城市,我们更有责任将这份红色基因融入教学血脉。我们精心设计课程,组织学员深入红色场馆,引导他们感受历史的温度,在了解革命足迹的过程中,让大别山精神所蕴含的坚定信仰与不屈斗志,化作滋养年轻心灵的甘泉。每一次对红色经典的艺术解读,都是对“胸怀全局”的生动诠释,是在用美的形式将理想信念的种子播撒在下一代心田。
   二、凝聚众志成城,以艺术之力共筑心灵堤坝
   武汉这座江城,历经洪水与疫情的严峻考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与“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早已融入城市的肌理。这些精神所闪耀的人性光辉与集体力量,正是艺术最能深刻表达和凝聚的永恒主题。我们深知,艺术教育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情感的联结与精神的凝聚。通过创作,学员们体验到“举国同心”的磅礴伟力,理解了“舍生忘死”背后的人间大爱,艺术成为一种无声的号角,召唤着理解、关怀与携手并肩的勇气。未来,我们将更主动地运用艺术媒介,策划主题活动,引导学员记录时代、传递感动、凝聚共识,让艺术成为滋养集体主义精神的沃土。
   三、勇担时代前锋,以声乐之光映照未来征途
   大别山精神的“勇当前锋”、抗洪抗疫中展现的“敢于胜利”,都指向一种锐意进取、担当作为的先锋姿态。作为声乐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塑造未来心灵、引领审美风尚、服务社会发展的重任,这份责任本身就是一种“前锋”的担当。学院不仅关注学员技艺的精进,更致力于培养其敏锐的时代感知力、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强烈的责任感。我们鼓励学员走出学院,关注城市更新、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时代命题,让艺术成为参与社会、服务民生的积极力量。我们积极推动艺术走进社区,举办公益声乐课堂,让艺术之声惠及更广泛的群体,这正是“命运与共”理念的实践。我们深信,艺术教育的力量在于启迪心智、温润心灵、激发创造,培养的应是兼具精湛技艺与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他们将以美的创造力勇立时代潮头。
   “三大精神”,如同三股奔腾不息的精神江河,在荆楚大地上激荡汇流。作为武汉对画艺术培训学院的主理人,我深知这精神的重量与温度。我们将继续从大别山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从抗洪、抗疫精神中感悟团结与担当的真谛。让声乐艺术承载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召唤;让我们的学院,不仅传授技艺,更成为培育爱国情怀、砥砺奋斗精神、熔铸责任担当的育人摇篮。在声乐艺术的道路上,我们将初心如炬,以艺术之光点亮更多心灵,为英雄城市武汉的荣光,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壮阔征途,贡献深沉而隽永的声乐力量——这力量,将如长江之水,在时代堤坝内奔涌不息,滋养每一颗渴望真善美的心灵。

(来源:东西湖区工委   撰稿:杨曦    责任编辑:周鑫)
武汉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武汉市委员会   www.whmj.org 2004-2021  V3.0 版权所有.
地址(ADD):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3号  电话(TEL):027-8558 8286 传真(FAX):027-8558 8221 
E-MAIL:mjwhswxcb@126.com   备案号:鄂ICP备05003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