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扎根一线的小学老师,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后,我深刻感受到,这三座精神丰碑早已成为我教学生涯的指路明灯,照亮我理解职业使命,塑造教育实践的前行之路。
大别山精神中“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前锋”,让我意识到在教育工作中,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无论遇到怎样的教学困难,都不能动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决心。在教学中要胸怀全局,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团结奋斗,共同进步。在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的浪潮中,我也要勇当前锋,积极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在教育工作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班级就像一个小集体,当面对集体活动或者学习上的困难时,我要引导学生们万众一心。比如在组织班级数学竞赛时,鼓励大家共同准备,为了班级荣誉而努力。当个别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难题,产生畏难情绪时,我要鼓励他们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去克服困难,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
抗疫精神里“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让我明白在教育中要把学生的安全和成长放在首位,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就像尊重生命的独特性一样。在教学中,要尊重科学,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教授数学概念时,不能一味地灌输,而是通过有趣的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明白在学习和生活中大家相互帮助才能共同成长。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三大精神”为指引,努力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江夏区工委 撰稿:万宇 责任编辑: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