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5年7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武汉市第三医院举办的《弘扬三大精神,聚力支点建设》学习活动,在听完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ICU的付守芝主任的分享以及各同仁的精彩发言后,我思考了很多。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领导大别山军民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这就是“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1998年夏天洪水肆虐,坚守了40多天的武汉龙王庙闸口的守闸人员,在面临决堤危险,精神和体力几乎耗竭的情况下,在长江大堤上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竖起了“誓与大堤共存亡”的“生死碑”,16名共产党员签名宣誓,用“人在堤在”的信念激励自己,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
2020年1月23日上午10时,武汉这座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多家医院连夜改造,成为定点医院,10天建成了火神山医院,同步建立了雷神山医院以及多个方舱医院。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连夜驰援武汉,与武汉的医务人员共同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不畏艰难,不惧疫情,以医者仁心,将一个又一个危重症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形成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
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抗疫初期,晚上十一点多,我们科室主任通知我第二天七点去梅园宾馆给援鄂医疗队进行院感培训。我半夜做好PPT,六点多出门,街上几乎没有什么人,车子也非常少,当时感觉不到害怕,内心想着如何把培训做好,让援鄂医疗队员能够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做好个人防护。到达梅园宾馆后,我见到了支援我们医院(武汉市第四医院)的援鄂医疗队员,非常佩服他们。新冠病毒当时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怎么治疗,都是未知的,他们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好准备,驰援武汉,不惧风险,这就是“大爱无疆、医者仁心”最好的体现,更是抗疫精神的体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武汉的医务人员和援鄂医疗队员,共同在一线救助患者,克服种种困难,这段记忆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
2022年,我有幸参加了湖北援沪医疗队,怀着感恩之情,回报上海2020年的支援。一共59天,我们支援方舱,4个小时一班,虽然非常辛苦,但是都坚持下来了。特别是凌晨1点到4点的夜班,忙碌过后,可以看到黎明前的黑暗是如何被太阳照亮,内心克服恐惧,变得更有信念了,更加坚定了,我坚信我们终将取得抗疫的胜利。
学习了“三大精神”,我认为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退缩,要心怀信念,胸怀全局,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即使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要强大自己的精神力量,坚信自己终将取得胜利。
(来源:青山区工委 撰稿:陶梦琪 责任编辑: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