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三大精神”力量,书写武汉乡村振兴新答卷

发布时间:2025-07-23 浏览次数:

作为一名民进会员,在参与乡村振兴实践中,重温“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以及“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深刻感受到这些精神力量与乡村振兴事业的内在契合。它们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服务“三农”的前行之路。
   一、以大别山精神为引领,坚定乡村振兴信念与决心​   
   大别山精神以“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为主要内涵,这一精神在乡村振兴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坚守信念,要求我们在助力乡村振兴时,要坚定对乡村美好未来的信心。乡村振兴面临诸多挑战,如产业发展瓶颈、基础设施薄弱等,我们不能因此而退缩。正如大别山军民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始终坚守对革命胜利的信念,我们也应坚信通过不懈努力,乡村能够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
   胸怀全局,意味着我们要从国家发展的大局出发看待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乡村建设项目时不能只关注局部利益,而要以整体利益为重。例如,在推动乡村产业规划时,要考虑到与周边地区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团结奋进,强调在乡村振兴中要凝聚各方力量。我们要与当地政府、村民、其他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组织民进会员中的专家学者与乡村干部、农民共同探讨产业发展路径,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同时积极调动社会资源,为乡村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共同推动乡村发展。​
   勇当前锋,激励我们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积极作为、勇于创新。敢于尝试新的产业模式、发展理念,为乡村发展开拓新的道路。比如,探索“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帮助农民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二、以抗洪精神为动力,在乡村振兴中勇挑重担、攻坚克难​
   抗洪精神体现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发扬抗洪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要求我们与乡村干部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乡村振兴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组织的事情,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在社会调研时要积极与当地村民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同时加强与其他党派、社会组织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共同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激励我们在面对乡村振兴中的难题时,不畏惧、不退缩。乡村产业发展可能会面临市场波动、技术难题等问题,基础设施建设也可能会遇到资金短缺、地理条件限制等困难。我们要像抗洪战士一样,以顽强的意志和拼搏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比如在帮助乡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时,如果遇到农产品病虫害防治难题,我们可以组织相关领域的会员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研究解决方案,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
   坚韧不拔、敢于胜利,让我们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保持持之以恒的精神。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在遇到挫折时不气馁,持续为乡村发展努力。比如,在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时,可能需要长期的宣传和引导才能让文明乡风深入人心,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乡村文化,最终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
   三、以抗疫精神为支撑,在乡村振兴中践行使命、服务人民​
   抗疫精神包含“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内涵,这些内涵在乡村振兴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生命至上,在乡村振兴中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开。关注农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不仅要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要关心他们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例如,组织民进会员中的教育工作者到乡村开展支教活动,改善乡村教育条件;推动医疗资源向乡村倾斜,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举国同心,要求我们在乡村振兴中加强协作。与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形成全方位的合作机制。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企业可以投入资金和技术,社会组织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各类公益活动。我们民进会员要积极搭建沟通桥梁,促进各方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舍生忘死,体现为在乡村振兴中要有奉献精神。我们要像抗疫英雄一样,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建设中。无论是深入偏远乡村开展调研,还是长期扎根乡村推动项目实施,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完成工作。比如,为了帮助乡村发展旅游产业,我们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策划旅游项目。​
   尊重科学,在乡村振兴中就是要遵循科学规律。无论是产业发展规划,还是生态环境保护,都要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例如,在发展农业产业时,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品种,并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统一。​
   命运与共,意味着我们要将乡村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从全局的高度看待乡村发展。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在乡村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参考。同时,通过乡村振兴,提升我国的农业竞争力,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四、结合乡村振兴实际,持续弘扬“三大精神”,提升工作成效​
   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我们要将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与具体工作紧密结合,持续提升工作成效。​
   一方面,加强自身学习,深刻领会“三大精神”的内涵,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参加各类培训、研讨活动,不断提高自己对乡村振兴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提升专业素养,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积极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在实践中践行“三大精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工作方法。例如,在参与乡村产业项目时,要根据市场变化和农民反馈,及时调整产业发展策略,确保项目能够持续为农民带来收益。​
   同时,加强宣传引导,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三大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媒体宣传等方式,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作为一名民进会员,学习“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为我们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本职,发挥优势,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民进智慧和力量。

(来源:江岸区工委   撰稿:卢子怡    责任编辑:周鑫)
武汉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武汉市委员会   www.whmj.org 2004-2021  V3.0 版权所有.
地址(ADD):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3号  电话(TEL):027-8558 8286 传真(FAX):027-8558 8221 
E-MAIL:mjwhswxcb@126.com   备案号:鄂ICP备05003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