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于荆楚大地,武汉中共五大会址、黄麻起义纪念园、洪湖湘鄂西革命烈士陵园等百大地标,无声诉说着“英雄城市”的烽火担当、“二十八载红旗不倒”的坚韧脊梁与“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奉献壮歌。这熔铸于湖北革命沃土的“三大精神”,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注入了磅礴的精神动能。
一、感悟“英雄城市”抗疫精神:在同心同德中筑牢信仰之基
武汉,这座从“辛亥革命策源地”到“抗战砥柱”的英雄之城,其精神内核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历史主动与绝对忠诚。作为新时代民进会员,当以此为镜,深植多党合作初心:强化理论武装,把稳思想之舵。深化“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将学习“三大精神”与中共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筑牢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确保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聚焦中心大局,提升履职之能。围绕“十四五”规划收官关键年,聚焦蔡甸区生态新城建设、乡村全面振兴等重大课题,深入调研,精准建言,为区域发展贡献民进力量。擦亮服务品牌,践行合作初心。持续做实“同心助学”等社会服务品牌,组织骨干教师对口支援乡村教育,以教育为民的实际行动,诠释“抗疫精神”在新时代的实践内涵。
二、体悟大别山精神:在“红旗不倒”中砥砺坚韧之志
“二十八载红旗不倒”的大别山精神,其核心是在极端困境中信念如磐、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立足本职岗位,尤需传承这份不畏艰难、攻坚克难的韧劲:在党派履职中勇担使命。以“家校医社”联动干预机制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以“长江小卫士”监督品牌护航“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在办实事、解难题中践行委员担当。在教研创新中敢闯敢试。深入汉阳一中等名校取经,优化“两案一单”教学实践;组建跨学科项目组,探索“问题导向式学习”,培养学生解决真问题的能力;依托名师工作室,锻造“运铎式”德艺双馨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领悟老区抗洪奉献精神:在“朴诚勇毅”中厚植为民之情
洪湖、孝感等老区孕育的“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精神,其本质是为崇高事业甘于牺牲、无私奉献的赤子情怀。身为教育工作者,应让这份赤诚在新时代课堂生根:在英语教学中熔铸文化自信。身为教研员,深刻践行“三大精神”。在全球化语境下,强化单元整体教学,深研新课标,探索语言教学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在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中筑牢文化认同,让红色基因在跨文化交流中焕发时代光芒。在立德树人中传承红色基因。将“三大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引导青少年理解“一个真正的人,对困难的回答是战斗;对战斗的回答是胜利;对胜利的回答永远是谦虚”的深刻内涵,培养其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志气、骨气、底气。
凝视荆楚百大地标,“三大精神”如烈火升腾,照亮前路。作为民进人,当以将“英雄城市”的忠诚、“大别山”的坚韧、“老区”的奉献熔铸于心:以“同心”为魂,在深化政治共识中画好最大同心圆;以“实干”为笔,在精准建言资政中书写优异履职卷;以“创新”为刃,在教研深耕与文化传承中破浪前行。
“三大精神”火炬已传递至我们手中,唯有将“三大精神”内化为许党报国的行动自觉,方能不负先辈赤诚,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荆楚新篇的壮阔征程中,交出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忠诚答卷!
(来源:蔡甸区工委 撰稿:吴荣侠 责任编辑:周鑫)